编者按:2017年6月23日,第22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大幕正式开启,我国著名血液病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受邀出席,本刊非常荣幸地邀请王教授做客“EHA巅峰访谈”,与国内医学同道分享和交流大会首日的亮点内容。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细胞免疫治疗再铸利器
CAR-T细胞治疗已为大家所熟知,其相关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非常活跃。除此之外,自然杀伤(NK)细胞的应用也备受关注。在既往临床研究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共同推动下,我们已经能够有效地扩增出针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NK细胞,目前已能够大规模地制备。本届大会上,有关临床研究表明,上述体外扩增的特异性NK细胞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活性。
除此之外,与CAR-T细胞治疗类似,NK细胞也可以作为较好的免疫细胞来源,运用CAR技术制作成CAR-NK细胞,用于治疗白血病患者。目前,关于CAR-NK的临床研究也非常多,本届大会上有学者报道,使用CAR-NK可用于治疗CD19阳性白血病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相比CAR-T细胞治疗其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较小、而且细胞便于储存。因此,CAR-NK细胞将会是CAR-T细胞治疗的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替代性细胞免疫治疗方法。
白血病精准化治疗,靶向将更加精准
1. 新药研发不断提高治疗反应深度
治疗反应深度与白血病患者的长期疗效密切相关。本届大会报道的一项关于FLT3抑制剂的研究引人关注。它报道了应用FLT3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性、FLT3阳性的白血病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患者在分子学反应的深度上可以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而且患者的长期生存有了显著提高。
2. 微小残留病灶(MRD)评估指导分层治疗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临床上可根据微小残留病灶的水平对患者进行分层治疗。本届大会首日,意大利学者报告了一项AML1310大型临床试验,研究根据白血病危险度分层,对患者进行统一的诱导治疗和巩固治疗:对于高危组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于中危和低危的患者,根据微小残留病灶水平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MRD阴性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MRD阳性患者,则选用异基因骨髓移植。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MRD分层治疗后,既往具有显著生存差异的中危和低危组患者,可以获得相似的长期生存。同时,该研究也提示对于MRD阴性的白血病患者,可选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仍可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同时也避免了异基因移植的相关不良反应。
小结
总体而言,本届EHA大会的首日报告非常精彩,不仅会场内容丰富,现场活动交流格外活跃。我们期待更多的血液学同道通过《肿瘤瞭望》分享各自的参会心得和收获,以及对学术进展的理解和解读。
专家简介
王建祥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白血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现任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奖,“MDR1与白血病耐药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课题参加者
NIH博士后杰出研究奖,单一完成人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分子水平特征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白血病流行病学、治疗与发病机理的研究”,第一完人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急性白血病治疗靶点和策略研究”,第一完成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授衔专家